奔向日出:約翰福音十三章7

 

...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翰福音十三章7)

 

  倘若我們能看透今日背後的未來,

  如同神所見的一樣;

  倘若所有的疑雲撥開,

  陰影也都消失,

  我們便不至於為目前的事心煩,

  我們很快就忘掉每個傷痛,

  因有極多的喜樂正等著你我。

 

  倘若我們能知道今日背後的未來,

  如同神所知道的一樣,

  啊,失去最寶愛之物,又何需淚流不停,

  啊,黑暗必引到光明,

  啊,憂鬱的路很快就會化為明亮,

  信心會說:人生的錯會全被更正過來。

 

  倘若我們看得見,倘若我們能知道,

  我們常常這麼說,

  神因著愛,在我們行走的路上

  蒙上一塊帕子,

  叫我們看不透前面,

  對主只好更多倚賴;

  藉著信靠順服,

  祂便引導我們走完這一生。

 

人生不是全由烏雲堆積而成的,最黑暗的地平線卻架設著綺麗的彩虹。人生光明的地方遠比黑暗處還多。人生的樂章也不全然是小調,不和諧的聲音即使難免,畢竟總是佔少數,一旦把它融入其他樂音,聽起來就會和諧無比、悅耳動人。  

 

奔向日出:馬太福音十一章28

 

...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

 

   快告訴我關於主的事!

   今晚我疲憊不堪。

   白日已退到陰影中,

   另有夜還是亮的,

   散發榮耀的光芒,

   仍在西邊徘徊,

   我卑微的心確實累了,

   就像孩子渴望歇息。

 

   快告訴我關於主的事!

   祂怎樣寬恕我的過犯,

   又怎樣施慈愛與憐憫,

   祂權能的大愛怎樣拯救。

   我卑微的心確實累了,

   祂一生受盡多少憂傷與試探,

   正午釘祂十字架又是何其荒謬,

   人心是多麼錯誤、惡毒、爭競。

 

   我確知無論是任何憂傷、

   痛苦或是試探臨到,

   永生的主已全都經歷過,

   祂深知一切,憐憫世人。

   快告訴我這古老的故事,

   對每個傷口它正像膏藥,

   安慰我沉重破碎的心,

   使我得著忍耐、平靜、與堅強。

 

神是無可比擬的,祂所決定要成就的事,無須借外力來達成。

 

人不能靠自己獲得豐盛的生命;而是對神的能力作出正確的回應,始能得著。

  

  

奔向日出: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一篇2,3)

 

   我喜歡樹。

   勇敢、筆直的樹!

   當我掙扎奮鬥,以致疲憊不堪,

   被狂風整得遍體鱗傷,

   我抬頭看樹,它使我重新得力。

   如果我的頭保持高過浪濤,

   面對狂風卻不迴避,

   準備好為主而活、為主而死,

   靠著神的恩典,我能─

   至少靠著主的幫助,我願一試;

   我喜歡樹,因為它使我重新得力。

 

   我喜歡樹。

   看來它似乎已死,

   葉子枯萎,頭頂光禿,

   當嚴冬寒氣、冰雪來襲,

   它站在那裡不怕敵人強悍;

   它站在那裡等待春天到來─

   樹就是這麼值得信賴。

   我喜歡樹,

   因為它使我重新得力。

 

             ─古斯曼

 

豐滿的人生不是來自我們身外之物;我們必須親手為自己創造美麗的人生。

  

   奔向日出:詩篇四十二篇7,8

 

...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詩篇四十二篇7,8)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人若陷於「愁雲慘霧的洪濤」仍能吟唱「我心靈得安寧」這首歌,就證明他已經學會基督的秘訣,能夠跟約伯一同告白:「即使上帝殺我,我還是信靠祂。」

 

芝加哥的史巴福(Horatio Spafford)律師,就是這樣的人。當1871年大火吞噬芝加哥市區時,史巴福的財物被燒得精光。兩年後,他為了專心重振事業,把妻子和四個子女送返歐洲故鄉。

 

太太帶著四名稚子,從18731115搭乘輪船從紐約啟航。六天後的一個下午,這艘大船竟然在海上和另一條船相撞。

 

意外發生後,史太太把四名子女聚集在甲板上禱告,求主拯救他們,或是必要的話,賜他們勇氣面對死亡。十五分鐘後船即沉沒,他們母子都落入海中四散了。史太太雖然失去知覺倖被救起,孩子們卻都喪生了。

 

數日後,史太太在威爾斯的卡第夫登陸,拍電報給她丈夫:「僅我獲救。」

 

史律師接到這則噩耗,很平靜地說:「我心得安寧,願主旨意成全。」之後他譜出「我心靈得安寧」這首讓許許多多遭遇極大苦難的人,得到安慰、蒙福的詩歌:

 

   有時我享受平安如江河,

   有時憂患如海浪滾滾,

   無論處何環境,主已教我說,

   「是的,我心靈必得安寧!」

 

有位富翁在1899年經濟恐慌時宣告破產,痛苦難熬,難免自暴自棄。朋友安慰他,把「我心靈得安寧」這首歌的故事講給他聽。他隨即回應說:「如果史巴福律師在苦難中都能譜出這樣美的歌曲,我也就沒有什麼好抱怨了!」

 

奔向日出:箴言四章18

 

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

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言四章18)

 

你必定見過爬藤類植物佈滿在樓房的牆面,

最上面滿是綠葉和鮮花。

它爬得越高,分佈也越廣;

底部只是光溜溜一條細小且充滿皺紋的莖幹。

如果上頭不是展現著活躍的生命,

你還可能認為它早已枯萎。

 

你絕不會相信神所造的人,

整個一生中只有上半生才是好的,

因為祂是創始成終的神。

祂所起始的,

祂也必完成。

如果你信心的香未曾熄滅(指對神信心不移)

保證你必能看見神的榮耀。

 

  我們的時間掌握在祂手中,

  祂說:「我已有全盤的規畫!」

  不用怕,年輕時只不過顯露一半;

  凡信靠神的,必看見全局。

 

你必須做的事,

就是不用怕年老,

也不用故意掩飾;

只要面對現實,

冷靜接納並盡情發揮,

無須忍受年老,

也無須消極去適應它。

你必須把握人生最後的階段,

活出美好的生命來。

 

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1.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Was blind, but now, I see.

2.浩大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T'was Grace that taught...my heart to fear.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3.經過許多危險網羅,飽受人間苦楚,此恩領我平安渡過,他日歸回天府。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we have already come.

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

4.將來在天安居萬年,恩光如日普照,好像最初蒙恩景況,讚美永不減少。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then when we've first begun.

 

 

作者約翰牛頓(John Newton 1725-1807)生于英國倫敦。父親是西班牙人,從事航業;母親是英國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渴望兒子能受良好教育,並為牧師,她時常為此心願祈禱。約翰自幼隨母熟誦經文及聖詩。不幸在他七歲時,母親病逝,而她的禱告在三十年後才蒙應允。

 

母親去世後,約翰上了兩年學,因寄宿生活嚴謹而輟。十一歲時隨父親上船過著航海的生活,繼而被徵兵,逃役又被捕回。退伍後,在販賣奴隸船上工作,經常在非洲一帶販賣黑奴。他足跡遍四海,道德日益墮落,不久染上了水手們放蕩的生活習慣,吃喝嫖賭,奸詐欺騙,無所不為。日後因鬧事,反在非洲作奴隸之僕,過了幾年非人的生活,幸而他在英倫的父親聽到這消息後,就差人前往營救。1748年春,從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強烈風暴,船險沉沒,他在怒濤中,向神呼求:「神啊!求你救我安抵港口,我將永作你的奴僕。」船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使他對基督徒的生活產生愛慕之心。在漫長的航程中,他讀到肯培斯(Thom

as Kempis)的「遵主聖範」(The Imitation of Christ),心受感動,矢志悔改。

 

1754年,他與妻子定居利物浦,作觀潮員為生,並隨衛斯理兄弟研讀拉丁文及希伯來文聖經,偶而也證道。1764年他由聖公會按立為牧師。 他在餘生中竭力反對蓄奴。 這首「奇異恩典」是他重生的經驗。 他一直為 神工作,到八十二歲才退休,當時他說“我記憶力衰退,但我記得二件事,即我是大罪人,基督是大救主。”在他離世前,他為自己寫下了墓誌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位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僕,但藉著救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復建並赦免,指派宣傳福音的事工。”

平安!願主祝福您。 

 

荒漠甘泉:耶和華必然等候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賽三十章十八節)

 

雨水最多的地方,

青草最綠。

愛爾蘭(Ireland)地方素來多霧,

結果得到了『翡翠島』(Emerald Isle)的尊稱。

甚麼時候我們遭到了『苦難的霧』,

『悲哀的霧』,

甚麼時候我們定規會有一顆翡翠的心-充滿了神的安慰和愛的心。

哦,

信徒阿,

你不要說:

『燕子不見了,牠們死了。』

牠們並不是死了;

牠們掠過大海,

飛往遠方去了;

牠們不久還會再回來的。

你不要說:

『花兒死了,嚴冬把它們殺死了。』

不是的!

雖然嚴冬給它們加上了白鼬皮的大衣,

不久它們仍要抬頭吐氣的。

你不要說:

『太陽熄了,黑雲把它撲滅了。』

不是的!

太陽在黑雲後面替你釀造夏天。

你也不要說:

『我的神忘記了。』

你的神並不是忘記,

乃是遲延,

為要叫你愛祂更深。

神讓我們等候,

為要操練我們的忍耐,

試驗我們的信心;

因此,

我們應當繼續在盼望中等候;

應許雖然遲延,

決不會延得太遲的。-司布真(C. H. Spurgeon

 

 

 

奔向日出:不要為明天憂慮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章34)

 

你我都當承受試煉,

接受突如其來的災變,

人生中難免有孤單和漫漫長夜。

我們必須即時向主祈禱說:

「主啊,你是我的靠山、

我的避難所、最疼我的好友,

你能把黑夜變為白晝,

求你為我處理這件事。」

 

  晚上我聽到一個微聲說,

  不要把你的昨天帶入明天;

  也不要把上週的愁苦加在本週中。

  重擔一來,就背起它,不要試著

  把目前的重擔和已往的通通加在一塊。

  一步一步向前行,不用顧慮太多,

  一次只要過一日。

 

  雖然秋葉紛紛在你的道上飄落,

  你卻有權行走陽光道,因那是屬你的。

  只要你還看得見,就當勇往直前;

  不要畏懼即將面對的嚴冬,

  它一旦到來,就為皚皚白雪心存感謝。

  前行加上仰望,微笑加上祈禱,

  一次只要過一日。

 

              ─梅

 

「今天」其實就是你昨天所掛慮的「明天」!

 

奔向日出:約伯記十一章17

 

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雖有黑暗仍像早晨。(約伯記十一章17)

 

   年紀是一種心境─

   如果你已不再有夢想,

   如果你已不再有盼望,

   如果你不再向前看,

   如果你已不再有衝動─

   那麼你確實是老了。

 

   如果你仍從生活中摘取最好的,

   如果你仍舊滿懷幽默,

   如果你仍把握住愛─

   則不論歲月過的多快,

   慶祝過多少個生日,

   你還不能算老!

 

自然界絕不會灰頭土臉地逝去,到了秋季它穿上盛裝,然後很有尊嚴、很榮耀地走了,而且,還一面揮舞著愉快的旗幟。

 

我們能夠沉著地面對歲月,使晚年活得最美。

 

奔向日出:但以理書九章21

 

我正禱告的時候,

先前在異象中所見的那位加百列,

奉命迅速飛來...(但以理書九章21)

 

據說有一次司布真牧師主持禱告會,

一個小男孩站起來,

請求為他父親肯讀聖經禱告。

作完禱告後,

司布真卻找不到那個孩子。

禱告會散會時,

小男孩又出現了。

牧師問他為何離開禱告會?

小孩很天真的說:

「你開口為我父親肯讀聖經禱告,

我立刻跑回家看看我父親有沒有獨聖經。」

 

司布真牧師問:

「他讀了嗎?」

「不錯,

他果真開始讀經了,

所以我特地回來告訴你。」

 

   神作了一個應許,

   信心相信它,

   盼望期待它,

   忍耐靜靜的等著它。

 

 

 

你這樣"相信"?!

 

*神有正面答案God has a positive answer *

 

在一場船難中,唯一的生存者隨著潮水,漂流到了一座無人島上。

The only survivor of a shipwreck was washed up on a small, uninhabited island.

他天天激動地祈禱神救他能夠早日離開此處,回到家鄉。他還每天注視著海上有否可搭救他的人,但卻是除了汪洋一片,什麼也沒有。

He prayed feverishly for God to rescue him, and every day he scanned the horizon for help, but none seemed forthcoming.

後來,他決定用那片帶他到小島的木頭造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以保護他在這險惡的環境中生存,並且保存他所有剩下的東西。

Exhausted, he eventually managed to build a little hut out of driftwood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elements, and to store his few possessions.

但有一天,在他捕完食物後,準備回小屋時,突然發現他的小屋竟然陷在熊熊烈火之中,大火引起的濃煙不斷向天上竄。

But then one day, after scavenging for food, he arrived home to find his little hut in flames, the smoke rolling up to the sky.

最悲慘的是:他所有的一切東西,在這一瞬間,通通化為烏有了。悲痛的他,氣憤的對天吶喊著:「神啊!你怎么可以這樣對待我!」頓時,眼淚從他的眼角中流出。

The worst had happened; everything was lost. He was stunned with grief and anger. "God, how could you do this to me!" he cried.

第二天一早,他被一艘正靠近小島的船隻的鳴笛聲所吵醒。是的,有人來救他了。

Early the next day, however, he was awakened by the sound of a ship that was approaching the island. It had come to rescue him.

到了船上時,他問那些船員說:「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How did you know I was here?" asked the weary man of his rescuers.

「因為我們看到了信號般的濃煙。」他們回答說。

"We saw your smoke signal," they replied.

人在碰到困難時,很容易會沮喪。不過,無論受到折磨或者痛苦,都不用因此失去信心,因為上帝一直在我們心裡面做著奇妙的工作。

It is easy to get discouraged when things are going bad. But we shouldn't lose heart, because God is at work in our lives, even in the midst of pain and suffering.

記著:當下一次你的小木屋著火時,那可能只是上帝美妙恩典的表徵而已。

Remember, next time your little hu t is burning to the ground it just may be a smoke signal that summons the grace of God.

 

在所有我們所認為負面的事情,上帝都是有正面答案的。

For all the negative things we have to say to ourselves, God has a positive answer.

 

你說:「那是不可能的。」上帝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18:27)

You say: "It's impossible" God says: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Luke 18:27)

你說:「我累了。」 上帝說:「我讓你休息。」(11:28-30)

You sa y: "I'm too tired"God says: I will give you rest (Matthew 11:28-30)

你說:「沒有人愛我。」上帝說:「我愛你。」( 3:16 & 3:34)

You say: "Nobody really loves me" God says: I love you (John 3:16 & John 3:34)

你說:「我做不下去了。」 上帝說:「我的恩典夠你支持下去。」(林後 12:9 & 91:15)

You say: "I can't go on" God says: My grace is sufficient (II Corinthians 12:9 & Psalm 91:15)

你說:「我想不通。」 上帝說:「我引領你前行。」( 3:5-6)

You say: "I can't figure things out" God says: I will direct your steps (Proverbs 3:5-6)

你說:「我做不到。」 上帝說:「你什麼都做得到。」( 4:13)

You say: "I can't do it" God says: You can do all things (Philippians 4:13)

你說:「我不配。」 上帝說:「你配。」(林後 9:8)

You say: "I'm not able" God says: I am able (II Corinthians 9:8)

你說:「這麼做不值得。」上帝說:「做了,你馬上就會覺得值得了。」 ( 8:28)

You say: "It's not worth it" God says: It will be worth it (Roman 8:28)

你說:「我無法原諒自己。」 上帝說:「我原諒你。」 (約壹 1:9 & 8:1)

You say: "I can't forgive myself" God says: I Forgive you (I John 1:9 & Romans 8:1)

你說:「我是窮苦的。」 上帝說:「我供應你一切所需。」 ( 4:19)

You say: "I'm poor" God says: I will supply all your needs (Philippians 4:19)

你說:「我害怕。」 上帝說:「我並沒有給你一個恐懼的靈。」 (提後 1:7)

You say: "I'm afraid" God says: I have not given you a spirit of fear (II Timothy 1:7)

你說:「我常常在擔憂、受挫。」上帝說:「放下你的重擔,我為你承擔。」 (彼後 5:7)

You say: "I'm always worried and frustrated" God says: Cast all your cares on ME (I Peter 5:7)

你說:「我信心不足。」上帝說:「我給了每個人相同的信心。」( 12:3)

You say: "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God says: I've given everyone a measure of faith (Romans 12:3)

你說:「我不夠聰明。」 上帝說:「我給你智慧。」 (林後 1:30)

You say: "I'm not smart enough" God says: I give you wisdom (I Corinthians 1:30)

你說:「我是孤單的。」 上帝說:「我永遠不會捨棄你的。」 ( 13:5)

You say: "I feel all alone" God says: I will never leave you or forsake you (Hebrews 13:5)

 

荒漠甘泉:曾住在祂蔭下的必歸回

 

『曾住在祂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榖,開花如葡萄樹。』(何十四章七節)

 

昨天傍晚,下了一陣大雨。在花園裏的花草都被風雨擊倒了,我所最愛的那朵最美麗、最芳香的花兒,也受了風雨的影響。花頭下垂了;它一切的榮華都失去了。我說:『要等到明年再看見這朵美麗的花兒了』。

 

黑夜過去了,早晨來臨了;太陽又放出和暖的光輝來了,衰頹的花兒重新得到了活力。日光看看花兒,花兒看看日光。他們一有了接觸,一有了交通,能力就進到了花兒裏面。花兒立刻舉起頭來,開起花瓣來,回復了當初的榮華;並且似乎比以前更美麗了。我奇怪,怎麼會有這樣一回事的--一件柔弱的東西,接觸了一件有力的東西,就得到了能力!

 

照樣,我怎樣靠著與神交通,得到了工作和忍受的能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是一個事實。

 

親愛的,你的試煉不是太重麼?你當尋找與主交通,祂必給你戰勝的能力。因為祂曾應許說:『我必堅固你「。(賽四十一章十節)--選

  

  

  

  慈繩愛索:別期望加入十全十美的教會

 

約翰三書五至十二節

 

基督教觀察報報導,有一個人來找名牧司布真,說明他有意加入一所十全十美的教會。司布真牧師對他說,在他所牧養的教會裡是有許多敬虔的信徒,但難免也有類似出賣耶穌的猶大。即連在耶穌調教下的門徒,也難免出現這種敗類。司布真解釋,一般教會中都有一部份不聽話的信徒,羅馬教會、哥林多教會、加拉太教會、撒狄教會都是現成的例子。司布真說:「我的教會絕不符合你的理想,不過,我不相信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完全純潔的教會。如果有的話,我奉勸你千萬不要進去,免得你把人家好好的一個教會給破壞了。」

 

 

荒漠甘泉:在我裡面有平安

 

『在我裡面有平安。』(約章三十三節)

 

幸福和祝福是兩件不同的東西。

保羅雖受盡監禁痛苦、損失、患難,

但在這一切中間,

他卻得了祝福。

 

帕甘尼尼(Paganini)是一位善奏小提琴的大音樂家。

一天,

他出來站在聽眾面前,

在采聲之下,

忽然發見他手中所提的小提琴有點不對。

再仔細一看,

發覺了他所提的,

並不是他平日珍愛的那架貴重的提琴。

 

他發了一回呆,

然後不得不告訴他的聽眾他拿錯了他的琴。

他退了下去,

在幕後尋思他的琴到底留在甚麼地方,

不久就發覺曾有人把他的琴偷了去,

換下一架破舊的留在原處。

他懊喪了一回,

仍然出來站在聽眾面前說:

 

『諸位男女來賓,

今天我要證明給諸位看:

音樂並不是在樂器,

乃是在人心裡。』

他就用心來奏;

從那破舊的樂器裡流出了幽揚悅耳的音樂來;

聽眾個個得到奮激,

采聲差不多轟穿了屋頂;

他果然向他們證實了音樂並不是在樂器裡,

乃是在他心裡。

 

受試煉的信徒阿,

你今天的使命就是出來站在這世界的舞臺上,

向天上地下一切所有的證實說:

人生的音樂並不是在環境裡,

並不是在事物裡,

並不是在外表裡。

乃是在你心裡。

-選

  

  

  

  慈繩愛索:千萬別灰心 

 

詩篇一二六篇.聖經上說,「上帝的道」安定在天,

這「道」是不會朽壞的種子,

我們的責任是努力把上帝的道傳開。

詩篇一二六篇五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有時在地面上還看不出見證的果效,

但天上卻因為收割而興奮不已。

 

在美京華盛頓,

有一個主日學的班級,

因為一個孩子特別調皮,

惹得其他孩子無法專心聽課。

老師尤其感到頭痛,

覺得工作毫無成效。

那個搗蛋的孩子後來成人,

隻身到西部去闖天下,

生活在罪惡之中。

若干年後,

他返回華盛頓。

有一天行經一處墓園,

忽然注意到一個墓碑上面刻著從前在主日學教過他的老師的名字。

他一時愣在那裡,

勾起童年的回憶,

回想主日學老師的愛心和他所教導的真理……

聖靈這時開始對他說話,

因此,

他就跪在草地上,

認罪悔改,

接受耶穌基督作他的救主。

這人後來成為一個熱心傳道的牧師。

然而他的主日學老師離世的時候,

還以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毫無成效。

 

你現在是否也面臨同樣的困或,

自認工作看不出成效呢?

請別灰心,

繼續忠心地把不會朽壞的「真理的種子」散播出去,

將來有一天你必會歡喜快樂地收割你所種下的!

  

     

  奔向日出:馬太福音二十八章20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二十八章20)

 

  孤獨嗎?是啊,尤其當夜幕深沉,

  在幽暗中心靈被寂靜所包圍,

  天使卻趁這時進前來看顧,

  提供人們溫馨友誼的活動室。

 

  疲倦嗎?是啊,尤其忙完一天的差事,

  夕陽西沉,落到遙遠之地,

  那時救主卻來到我身邊,

  重新甦醒我的心靈。

 

  害怕嗎?是啊,尤其碰到山路陡峭難行,

  走不慣崎嶇道路的腳很難適應,

  然而祂的應許激勵我,

  害怕頓時化為喜悅的頌歌。

 

  像這樣在孤獨害怕的情況下,我仍奮力前行,

  親愛主因此和我連繫得更緊密,

  即使在黑暗最深處,信心的眼睛仍能看見,

  因此我祈求:

  「願你的旨意成就!」         ─賀爾

 

  祂比呼吸更接近我,也比手腳更貼近我。

  

**生命在兩極之間移動

 

有一個農夫,他有一塊貧瘠的農田。

 

他抱怨著: 「如果神讓我來控制天氣,一切的事情都會變得更好,

因為祂很顯然的不是很懂得農作物需要的天氣。」

 

神對他說:「我會給你一年的時間讓你控制天氣,

你想要有什麼天氣,就可以有什麼天氣。」

 

這個可憐的人非常高興,馬上試著說:「我現在要晴天。」

 

然後太陽就出來了。

 

後來他又說:「下雨吧!」 然後就下雨了。

 

這一整年他就這樣先讓陽光出現,然後再下雨。

種子越長越大,看著農作物的成長變成了一種快樂。

 

他很得意的說:「現在神可以了解如何控制天氣了吧!」

 

這些農作物從來沒有那麼大、那麼綠、顏色綠得那麼深。

 

然後豐收的時候到了。

 

農夫帶著他的鐮刀去收割小麥,但是他的心沉到了谷底,

因為植物的莖上面什麼都沒有。

 

神去找他:「你的農作物怎樣了?」

 

這個人開始抱怨:「很慘,我的主啊,非常慘!」

 

「但是你不是如願以償控制了天氣嗎?」

 

「你想要的東西不是都變得很好嗎?」

 

「當然!這那就是我困惑的地方,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雨水與陽光,但是還是沒有收成。」

 

然後神對他說:「但是你從來沒有要求風、暴雨、冰雪

以及每一件會淨化空氣與讓根更堅硬、更有抵抗力的東西,

那就是長不出農作物的理由。」

 

只有經歷挑戰才可能有生命。

 

只有當你擁有:好天氣與壞天氣、喜悅與痛苦、 冬天與夏天、

沮喪與快樂、不適與舒服才可能有生命。

 

生命在這兩極之間移動

 

在這兩極之間,你就學到了如何保持平衡。

在這兩隻翅膀間,你就學到了如何去生活。

 

我想不只這一件事是必需找到平衡,還有很多事情也是一樣的,

在兩極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其實是人生中的一種考驗!

 

慈繩愛索:生命的倒數計時 

 

歌羅西書四章一至六節

 

一個人如果能活六十五歲,他一生總共有六0萬小時可用。不過一般人在十八歲才完成高中教育,換句話說,在他中學畢業後,只剩下四一萬二000小時。

 

假使我們每天睡眠八小時、工作八小時、社交及個人活動八小時,那麼每一部份各佔用十三萬七三三三小時。我們一生的時間若以小時「計算」,看來似乎並不算多。這一點時間如果拿來跟永恆比較,更顯得像是閃光燈之一閃。因此如何有效的運用我們睡眠以外的時間,就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了。

 

有一位在廣播界服務的老先生,已快一百歲了。多年來,他一直以「日」為單位來數算自己的時間。如果你問他今年貴庚?他會告訴你,他已經活了多少天數。理由是詩篇九十篇十二節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算數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當一個人實際去算數自己的日子時,最能提醒自己時間何等容易消逝。因此,他必須為永遠的生命預作準備。

 

地上的時數、日數、年數都會過去,不管你是否去數算它,結果總是一樣。所以我們必須「為基督而活」,才有永生的盼望。

  

  

  

  奔向日出:詩篇九十一篇16

 

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詩篇九十一篇16)

 

   啊,在心臟停止跳動之前,

   一切都還不嫌太遲。

   克多(Cato)八十歲才開始學希臘文;

   古希臘詩人索孚克里斯(Sophocles)寫下名劇

   「伊迪帕斯」和「西門尼底」,

   成為同一代人中的佼佼者,

   他們到了八十多歲仍很活躍。

 

   喬叟(Chaucer)到了六十歲寫出

   坎特布里(Canterbury)故事,

   歌德到了八十多歲,才完成

   名著「浮士德」。

 

   老年的機會並不比年輕時來得少,

   只是裝束不同而已,

   當黃昏的光輝退去,天空中

   卻佈滿白天見不到的星辰。         ─朗費羅

 

老年不見得就遜色,你可以全力以赴,秉持同樣的活力,從這個生命走向另一生命。 

 

 

 慈繩愛索:不用課說  奔向日出:詩篇九十五篇3,7 

  荒漠甘泉:不要……心懷不平

『不要……心懷不平。』(詩三十七篇一節)

 

這是神的命令;和『不可偷盜』(出二十章十五節)一樣是神的命令。現在讓我們替『心懷不平』下一個定義。到底甚麼叫作『心懷不平』呢?在這裡有一個很好的定義:『「心懷不平」是平面上起皺紋。』『磨擦或者消磨』;一個乖戾的、無理性的、吹毛求疵的人不但消磨自己,並且消磨別人。『心懷不平』就是心中煩惱。這是有害的,神不要自己傷害自己。

 

醫生能告訴你:發一次怒,對於身體的損害,比發一次熱還要利害,所以一個常常『心懷不平』的人不能得到康健的身體,因為我們知道『心懷不平』容易叫我們生氣,生氣容易叫我們發怒。讓我們服從神的命令-『不要…心懷不平』-濮登(Margaret Bottome 

  

  

  慈繩愛索:不用課說 

 

以弗所書一章一至十四節.

聖經說:「主的恩典你必算必數,一樣一樣數來記。」對聖徒而言,這絕不會比登天容易!上帝所給予我們的恩惠,實在遠超過我們所能了解的。由於上帝的美善,無疑的,聖徒是世上最富裕的一群人。

 

曾有一位財稅官員到一個窮人家,進行了解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因為風聞這一個家庭很富有。那人承認:「我很富有。」官員準備好紙筆,打算逐一記錄課稅的項目,問道:「請問你擁有甚麼?」聖徒答:「第一,我擁有救主,他給了我永生,將來在永恆的天城裡還為我預備住所。」「還有甚麼?」「我有一個虔誠、勇敢的妻子、幾個健康、順服、重生的子女。」「還有別的嗎?」「我有一顆快樂的心,每天都充滿喜樂。」「還有其他的嗎?」「這只是意指出的例子……」官員知道這些都不是他職務上所要查詢的,便合起記事簿,站了起來對那人說:「先生,你確實很富有,不過你所擁有的一切,都不用課稅。」

 

你為何不來數算一下自己屬靈的資產,好好的為這些來謝恩呢?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我最愛唱樂歌,因我杯中已注滿平安與主愛,還有更多恩惠祝褔即將到來。」我們在基督裡確實富有,但永恆的資產與祝褔,卻沒有一項必須課稅,因為它們是屬天的、永恆的。

  

  

  奔向日出:詩篇九十五篇3,7

 

因為耶和華為大神...祂是我們的神...(詩篇九十五篇3,7)

 

慕勒先生九十三歲離世的前一年,他這樣寫道:「我愛慕神的話,前後已達六十八年又三個月。我讀經始終未曾間斷,在這段日子,我藉著禱告與默想的心,讀完全本聖經不下一百遍。」

 

「我切慕聖經上神的話,且立志把它廣傳,我禱告祈求神使用我來成就這件事,並求祂賜給我足夠的人員和經費,使我能把神的話藉多國語文,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很高興看到成千上萬的人,單單憑著讀經就認識了救主耶穌。」

 

憑著信心和禱告,慕勒先生在英國的布里斯托(Bristol)照顧一萬名孤兒。

 

神使我們在信仰上,態度保守;但在運用上,則不防積極大膽。

  

  

上帝讓我想到您

 

是不是有時候您會突然間很想

感謝某位對您很好的人?

那是上帝在對您說話。

 

有時您覺得自己被打敗了,

可是又好像有某人一直陪在您身邊….

那是上帝想跟您說話。

 

是不是有時當您正想著某位您所愛而好久不見的人,

接著就見到他或收到他的信呢?

那是天意,不是巧合。

 

您是否收到過一份未曾求過

卻正對您胃口的禮物?

祂深知您心中的秘密….

 

 

有時候問題很棘手,似乎沒有解決的跡象。

突然間

一切都迎刃而解…

是祂…

把問題放在祂自己手中

解決它們。

 

有時候您是不是感覺到心裡憂悶的要死,但隔天就雨過天青了?

是祂…

祂在擁抱您,對您說溫柔甜美的話…

 

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您覺得累扁了,幾乎沒有力氣活下去…

有一天,不知從哪而來的力量讓您可以走下去?

是祂…

祂背著您讓您休息一下…

 

有時候感覺到困擾多得不得了,

超出我的能力範圍;

忽然間它又莫名其妙的解決了?

是祂…

祂照顧一切

使之各歸其所….

 

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就好像…

把一切放在慈父手中一樣…

 

 

您以為這些話是無意間傳給您的嗎?

 是祂…

是祂給我靈感讓我想起您,我的朋友。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顯示出上帝的美善。

感謝祂每天的祝福,

相信這些祝福會繁殖起來。

記著,沒人能勉強您,也不必怕為信仰做證…

 

你我 有美好的一天!

 

凡事自有安排

 

 北歐一座教堂裡,

 

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

 

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

 

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堂裡有位看門的人,

 

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

 

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

 

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

 

 「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

 

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

 

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很簡單。

 

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

 

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

 

本來苦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

 

所以來膜拜的群眾不疑有他,

 

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

 

靜默不語,聆聽信友的心聲。

 

來往的人潮絡繹不絕,

 

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下來而沒有說話,

 

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

 

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

 

他看在眼裡,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

 

但是,他憋著不能說。

 

接著來了一位三餐不繼的窮人,

 

他祈禱耶穌能幫助它渡過生活的難關。

 

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

 

打開,裏面全是錢。

 

窮人高興得不得了,

 

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

 

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裏,

 

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

 

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

 

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

 

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他平安。

 

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

 

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

 

年輕人不明究理,兩人吵了起來。

 

這個時候,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

 

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穌所形容的窮人,

 

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

 

偽裝成看門的耶穌出現,指著十字架上說:

 

「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

 

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

 

耶穌說:「你懂得什麼?那位富商並不缺錢,他那袋錢不過用來嫖妓,

 

可是對那窮人,卻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計;

 

最可憐的是那位年輕人,

 

如果富商一直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

 

他還能保住一條命,而現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這是一個聽起來像笑話的寓言故事,卻透露出: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

 

但事與願違,使我們意不能平。

 

我們必須相信:

 

目前我們所擁有的,

 

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若能如此,

 

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人生的事,沒有十全十美。

 

但是,我們應認真活在當下。

 

 

 

送給你一段『馬斯洛』說過的話:

 

心若改變,

 

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

 

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

 

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

 

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在順境中感恩,

 

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認真地活在當下。

 

  讓世界因為我們,而變的更美好!

 

 

 

 「好東西要跟大家分享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

 

   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

 

   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小故事分享:感謝主!

 

 有兩個乞丐,每天同時經過一戶富貴人家。

 

這家的主人,每天丟銅板給他們,比較高大的那位乞丐總是大聲喊著:

「多謝主人!你真是仁心大愛,做好事,願你長命百歲,永遠健康!」

但是另外一位瘦削矮小的乞丐,只是輕輕地說:「感謝主的恩典。」

這家的主人每天都丟銅板到窗外,而每天也同時飄來兩種感謝的聲音, 一個感謝他,另一個感謝主。

主人起先不覺如何?漸漸地開始有一點不舒服,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一直累積,直到有一天,他想:

奇怪!是我給他錢,他不謝我,卻去謝主,

我要給他一點教訓,讓他明白他應該謝的是我。」

主人到麵包店,叫師傅烤了兩條大小一樣的吐司,

將一條挖空塞了珍貴的珠寶,然後再把它封起來,兩條麵包看起來完全一樣。

乞丐來的時候,他把那個普通的麵包交給瘦小的、只會感謝主的乞丐, 而把那條藏著金銀珠寶的麵包,交給高大、每天謝他的乞丐, 主人心想:「讓你知道,謝我跟謝主的差別在哪裡!」

那個高大的乞丐拿到麵包,覺得好重,

心想:「這麵包一定沒有發好,鐵定不好吃。」

他一向喜歡佔便宜,所以對矮小的乞丐說:「我這條吐司麵包跟你換好嗎?」

他沒說理由,瘦小個乞丐也沒有問,

心裡想著:「這應該也是主的安排!」就跟他換了;

第二天,那個瘦瘦小小的乞丐,就再也沒有來乞討了, 他決定回去看望他的爸爸媽媽,準備過另一種新生活,他好感謝主!

主人看到高大的乞丐又來乞討,就問:「你的吐司麵包吃完了嗎?」

胖胖高大的乞丐回答:「吃了啊!」

「啊!裡面的金銀珠寶呢?」主人問。

「金銀珠寶?」乞丐這下才明白,吐司麵包的沉重是因為裡面包著珍寶,

他說:「我以為是發酵不好,所以把它跟我朋友的交換了。」

主人終於明白,感謝主跟感謝他的差別在哪裡了,

感謝他只是想貪求更好,而感謝主卻是怡然自得的無所貪念啊!

 

慈繩愛索:人法與神法 

 

哥林多前書十章三三節

 

人間的政府必須設立「立法院」來制定新法、或檢討修改現行之法、或廢除不合時宜的舊法。雖然如此,許多法令仍不周延、仍不斷出現弊端。上帝不須要借助立法院,他所頒發的律法、誡命,永遠都不需要重新修訂,因為他所設立的「法」是絕對的、永遠適用的。最近政府為了處理長榮案,一下子說其合法,准其飛行;一下子又說其不合法,不准開航,最後又以「專案」特許如期起飛。八十年六月十六日大成報社論講了一個笑話:「世界上本來有四種法律制度,第一種是德國制,法律規定不可以做的以外,甚麼事都可以做。第二種是法國制,法律規定可以做的以外,甚麼事都不可以做。第三種是義大利制,不管法律規定可不可以做,甚麼事都可以做。第四種是蘇聯制,不管法律規定可不可以做,甚麼事都不可以做。我們的法律屬於第五種,不管法律規定可不可以做,甚麼事都可以做,也都不可以做。同一件事,有人可以做,有人不可以做;昨天可以做,今天也許不可以做;甲地可以做,乙地也許不可以做。凡事依法處理,卻因政治利益、黨派利益、政治背景,而法隨人治、因人而治……」上帝的法是第六種,「凡事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這法永遠有效,不用修訂。又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實在不是「人法」所能及的!

     

  

  奔向日出:詩篇十八篇28

 

你必點著我的燈...(詩篇十八篇28)

 

在光線暗淡的房間裡,

一個女孩正急忙趕工。

人問她何必如此匆忙?

她說:「

因為蠟燭即將用盡,

而我又沒有新蠟燭可以接續。」

 

史帝文生(R. L. Stevenson)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時說:

「每當他步入房內,

頓時滿室生輝就像是多燃點了一根蠟燭似的。」

 

一個心竅開通的人,

好比是一支點燃的蠟燭,

可以用來點燃千支別的蠟燭,

其自身的光芒卻絲毫不減。

 

我深切為蠟燭的精神所感動:

它是那麼溫柔祥和、

如此堅決、

如此不顧念自己─把自己全給出去。

 

  把自己全給出去,代價絲毫不計,

  去學、去教、去忙、去禱告,

  像基督那樣去服事最卑微、最末後、失喪者,

  這些人都是燈塔上的火炬,能照亮全路程。

 

~ 感謝主~

凡負面的事,神 卻有正面的回應。

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神卻說:「凡事都能。」(路18:27

人會說:「我太累了。」神卻說:「我給你安息。」(太11:28

人會說:「沒有人真正關心我。」神卻說:「我愛你。」(約3:16; 13:34

人會說:「我支持不住了。」神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林後 12:9; 91:15

人會說:「有很多事情,我不能解決。」神卻說:「我必指引你的路。」(箴 3:5-6

人會說:「我不能作這事。」神卻說:「你凡事都能作。」(腓4:13

人會說:「我不能。」 神卻說:「我能夠。」(林後9:8

人會說:「我不能原諒自己。」神卻說:「我寬恕你。」(約壹1:9; 8:1

人會說:「我應付不來。」神卻說:「我會供應你的所需。」(腓 4:9

人會說:「我很害怕。」 神卻說:「我賜給你的,不是一個膽怯的心。」(提後1:7

人會說:「我經常憂慮和沮喪。」 神卻說:「將一切的憂慮卸給我。」(彼前5:7

人會說:「我的信心不夠。」 神卻說:「我所分給各人的信心,是我量度過的。」(羅12:3

人會說:「我不夠聰明。」 神卻說:「我給你智慧。」(林前1:30

人會說:「我覺得很孤單。」神卻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13:5

 

The Sacred Love 神聖的愛

 

基督教飛揚協會會長 李順長

 

Love saw the guilt of sin, and sought a basis of pardon.

愛看見了罪的醜惡,就尋找一個赦罪的根基。

Love saw the alienation of sin, and sought a ground of reconciliation.

愛看見了罪的疏離,就尋找一個復和的基點。

Love saw the defilement of sin, and sought a way of cleansing.

愛看見了罪的污染,就尋找一個潔淨的方法。

Love saw the depravity of sin, and sought a means of restoration.

愛看見了罪的墮落,就尋找一個復原的載具。

Love saw the enslavement of sin, and sought an instrument of emancipation.

愛看見了罪的奴性,就尋找一個釋放的途徑。

Love saw the malady of sin, and sought a balm of healing.

愛看見了罪的傷痕,就尋找一個醫治的膏油。

Love saw the condemnation of sin, and sought a method of justification.

愛看見了罪的咒詛,就尋找一個稱義的方式。

Love saw the death of sin, and sought a way of life.

愛看見了罪的死亡,就尋找一個生命的道路。

 

慈繩愛索:上帝差來的人 

 

約翰褔音二一章一至十四節

 

耶穌在地上與人交往時,總把自己鎖定在僕人的地位。比方說,有一次在提比哩亞海邊,他取了僕人的角色為門徒預備早點。正如他為門徒洗腳一樣,他時常留給我們服事別人的榜樣。因此,我們也當彼此服事,即連我們深交的朋友,至親的人也不例外,一律得服事他們。坦白說,對越親近的人提供卑微的服事,有時候反而不容易,但我們也得想辦法去克服這種心裡障礙。

 

有一位西方傳教士到印度宣教。起先,印度人稱呼他為:「白人先生。」慢慢當地人跟他交往熟了,便稱他為:「可敬的白人。」最後印度人發現他心地善良,處處為印度人的利益設想,便改口稱他為:「白色的印度人」,也就是說他們完全與他認同、接納他當作自己的族人了。又有一回,一個印度人在車禍中腿部受傷,他就把那人接到家裡,為他洗腳、敷藥療傷。眾人看見他做出這樣仁慈的事,便改口稱他為:「上帝差來的人。」那位傳教士有著耶穌基督的心腸,因為耶穌來不是受眾人的服事,及是來服事眾人。如果我們也照樣謙卑服事眾人,一樣也會被冠上「上帝差來的人」的雅號。

 

慈繩愛索:心急如焚 

 

以斯拉記九章一–四節 十章一–五節

 

十七世記英國巴斯特牧師(Richard Baxter

承認自己講道很賣力。

他形容自己是一個行將就木的人服事一群將亡的人。

每次他站講台都抱著最後一次講道的心情,

認為會眾是最後一次聽道。

這種心態持續了五十年!

每週他花兩天時間教導區裡的孩子,

週三挨家挨戶探訪,

總要讓寡婦、

老年人、

病人的需要都得到供應。

後半週的時間,

他便預備講章或寫書––

總共寫了一六0本書。

 

如此辛勤工作,

他就把克勒敏士德城 Kidderminster)改變過來。

原本是一個敗壞墮落的地方,

沒有人知道甚麼叫作道德的,

如今成為一個家家戶戶敬畏上帝、

勤讀聖經、熱心禱告的城市。

牧師的心血沒有白費。

 

今天我們讀到以斯拉為神所發的熱心。

他看到當日以色列民的罪,

行上帝所憎惡的事,

就撕裂衣服和外袍、

拔了頭髮和鬍鬚,

驚慌憂悶而坐。

他又在上帝殿前禱告、

認罪、哭泣,

百姓受到感動也紛紛悔改認罪。

當日耶穌在聖殿裡心急如焚,

趕出那些作買賣的人,

潔淨聖殿的心也是一樣迫切。

 

聖徒對於自己居住的社區的道德風氣,

應當作適切的反應和影響。

讓我們學學巴斯特、

以斯拉和耶穌吧!

 

慈繩愛索:可喜的結局 

 

腓立比書二章五至十一節

 

樂曲大師波迪(Giuseppe Verdi)所創作的歌劇,轟動義大利樂壇,樂迷真是被他迷住了。然而他在最初卻是不幸的,年輕的時候,他要求進米蘭音樂學院深造,卻未能如願,因為他缺乏基礎訓練。雖然在音樂方面才華洋溢,畢竟只是一家小客棧店主的兒子,沒受過正規教育,而這正是入學的條件之一。不過時間卻是很神奇的,後來波迪成名、享譽國際樂壇的時候,米蘭音樂學院竟自動改名為「波迪音樂學院」。這正說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耶穌在自己的家鄉遭受排斥,主因也是由於他未曾接受正規教育。縱然他說話帶著權柄,令人無從反駁,他也行出許多神蹟,依舊無法取得鄉民的肯定與敬重(參閱馬太褔音十三章5358節)。不過將來有一天,人人都要向他屈膝跪拜、尊榮他的聖名(見腓立比書二章910節) 。到那時候,我們也要分沾一點榮耀,因為這是他對凡跟隨他的人所作的應許。信徒啊,不管你起初是何其微小,不管你問題有多大,你仍有權去盼望一個榮耀、可喜的結局!

  

  

  

  奔向日出:詩篇六十七篇6

 

...神─就是我們的神要賜福與我們。(詩篇六十七篇6)

 

ㄧ組登山客抵達阿爾卑斯山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在頌讚四周的美景之餘,有一位團員拿出小小顯微鏡,仔細觀察一隻蒼蠅。他好像發現到一個奇蹟,興奮地告訴別的團員,說:「咱們英國的蒼蠅,腳上是光溜溜的。在這高山上的蒼蠅,腳上卻長滿了毛。足見這位創造瑞士巍峨高山的神,也顧及到小生物的需要,在這寒冷地帶,特地為牠們預備了毛茸茸的厚襪和全副手套。」這位神就是我們所敬畏、所服事的神!

 

神在大事上彰顯祂的偉大;在小事上,祂顯得更加偉大。

 

慈繩愛索:律法字句與精神 

 

申命記十五章一至十一節

 

記得小時候,某一天朋友的母親要求讓她的女兒和我們一道玩。我們表面上同意,但心裡卻很不情願,因此便聯手欺負她,不久她就哭著回家。她母親來把我的朋友訓了一頓。朋友強辯:「我們願意跟她玩。她自己不肯,我們也沒有辦法。」當然,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表面上順服朋友的母親,但心裡卻採取另一種表現。可以說我們像是守住律法的「字句」,卻忽略了律法的精神所在。

 

就像古時候,上帝告誡富裕的以色列人借貸給窮人不可收取利息,上帝也明知以色列民在這誡命上會陽奉陰違。以色列人果真不出所料,他們借錢給人還看對象,只限借給有能力還錢的人;一旦安息年快到時,就不敢冒險把錢借人,免得安息年一切債務全被免除而血本無歸。「表面上的順服」當然是不夠的,上帝要求我們對窮人抱著慷慨的愛心––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信徒啊,你內心的態度如何呢?如果你對信守上帝的誡命並非甘心樂意的話,更不可能討上帝的喜悅,也缺乏生活見證。要怎樣解決呢?首先你得認罪,承認你需要上帝的幫助。一個「活祭」永遠都要伴隨著「良善的動機」。

     

  

  奔向日出:以賽亞書四十章11

 

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以賽亞書四十章11)

 

   進來吧,我的羊

   夜幕已深

   籠罩陸地與海,

   白日飛快

   業已退去,

   來啊,安息在我懷裡。

   來吧,住進我的羊圈裡,

   四面都有危險埋伏,

   住進羊圈吧,

   直到最後

   黑夜全然過去。

 

   進來吧,我的羊

   整個夜裡

   我都會看守,

   免受傷害

   也不用驚慌

   我將保護你。

   我的羊整夜都能安然

   在牧人懷中歇息。

   住在羊圈裡,

   就無須掛慮,

   徹夜可以放心安息。

   進來吧,我的羊,

   靜靜的躺臥

   接受羊圈的保護,

   疲倦的人啊,

   快回家吧,

   外面寒風颼颼。

   睡到黎明破曉,

   我的羊兒必歡喜醒來。

   當日出之際,

   新鮮牧草

   已為你備妥。

 

        ─波恕

 

主是我的眷顧者,絕非我的囚禁者。祂的眷顧並非監禁,乃是保護。只要你全心仰望祂,祂絕不會減縮你的自由;祂只會保衛你不受邪惡侵害。

 

慈繩愛索:甜甜圈的中空部份 

 

詩篇一0四篇一至十四節

 

牧師正對一群人證道,他拿出一大張紙,用筆在正中央畫了一個黑點。然後叫眾人看那張紙,問他們看見了甚麼?其中一人說:「我看到了一個黑點。」牧師說:「對!你還看到了甚麼?」眾人一陣沉默。牧師追問:「除了黑點,你們還看到了甚麼?」眾人異口同聲說:「只有黑點啊!」牧師問:「難道你們這麼多人,連一個也沒有看見我手中的這張紙嗎?」牧師進一步解釋:「人生就像剛才的例子,失望和痛苦的經歷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小黑點,然而我們卻全神灌注在它上面,而忘記了從主領受到無數的恩典。就像那一張紙,好東西與祝褔所佔的比重更大,而我們卻偏偏去注意生活中那些惱人的不幸。」

 

這使我們聯想到一句話,或許有人認為是陳腔爛調,不過卻很實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人生的道路上,你當定睛在甜甜圈(你手中所有的)上;而不要只瞪著甜甜圈的中空部份(你所沒有的),甚願你始終抱持這個態度。

 

是的,我們應當定睛在上帝的祝褔,而不要老是注意人生中的灰暗面。詩人在詩篇六十八篇十九節說:「應當讚美主,因為他天天背負我們的重擔,又賜給我們救恩。」如果我們天天讚美主,自然就不會老是瞪著那些黑點或是甜甜圈的中空部份了!

    

 

慈繩愛索:絕對誠實 

 

創世記四三章一––十二節

 

誠實是基督徒的第二生命!假如你在路上撿到一千元或是在櫃檯結帳時,由於誤找,讓你多得了五十元,不管數額多少,基督徒都應該表現出絕對誠實的性格。

 

楊羅傑(Roger Young)在卻爾斯頓當看門工人,某日他在電話機旁邊撿到一個皮夾子,立刻送還給失主,儘管裡面有一千美元,他也毫不動心。他說:「皮夾裡只有一塊錢或是一百萬,對我並沒有分別,因為我都不能佔為己有。」美京華盛頓有一個計程車司機戴威廉(William Taylor)發現乘客遺落一個麝皮的錢,裡面有四萬兩千美元現鈔,另有旅行支票和一些首飾。他查知失物為通用汽車公司前董事長柯愛華(Edward Cole)的夫人所有,便設法送還失主。這兩個人事後雖然都受到失主的答謝,不過他們為人誠實,並不是期待別人給他們獎賞。

 

今天的經文提到雅各的一項教導。許多年前,他抓住哥哥的弱點,騙取長子的名分;後來又偽裝以掃,瞞騙眼睛昏花的父親為他祝褔,他並不覺得有錯。不過到了創世記四十三章,他卻告誡眾子歸還不屬於自己的財物。相信這是由於雅各「與上帝同行」,而變成為一個誠實的人。我們是不是絕對誠實呢?我們與主的關係,有沒有幫助我們成為「絕對誠實」的人呢?

  

  

慈繩愛索:感恩的愛

 

詩篇九二篇

 

"若干年前,芝加哥福音中心一位人員談起有一個不住感恩的聖徒。即使他的生活極其潦倒,每次作禮拜,他仍然不停地感謝上帝。某一天晚上它包紮被鐵鎚敲傷的姆指,還一邊說:「感謝上帝,幸好我的姆指沒有敲斷!」

 

還有一天,他從店裡買了一小塊牛排,打算徒步回家。他把肉放在人行道上,彎腰去繫鞋帶時,忽然間一條狗跑過來叼走他買的肉就溜了。這人感恩的靈一點也「不受影響」,他說:「感謝上帝,狗可以偷走我的牛排,卻偷不走我的胃口。」它絲毫不因晚餐沒有著落而不悅。

 

有人正好相反,它門正如詩篇九十二篇六、七節所說的「畜類人」或「愚頑人」,即指感情十分遲鈍的人。它們不曉得上帝配得我們去敬拜、順服、並向他感恩。無論我們是興旺或是窮困、健康或是病痛,我們知道上帝一樣愛我們、眷顧我們。這就是真正的聖徒,不管處在甚麼環境當中都能感恩的理由。

是的,詩人說得對,我們要「稱謝耶和華,歌頌至高者的名。」

"

慈繩愛索:誠實的保羅 

 

哥林多前書二章一––七節

 

有一晚,一個少女在犯罪頻率極高的地區等候公車,一名新科警察過來問她:「要我陪妳一道等車嗎?」「謝了!我認為不必要,我並不怕。」警察很不好意思的說:「那就請妳陪我一道等車好了,我心裡倒是有點毛毛的。」那名警員表現出基督徒該有的誠實品格。我們往往以為一個人會害怕就等於是沒有信心。我們如此推論:「信靠基督的人是不會害怕的,我即然害怕,證明我並未倚靠基督。」當然,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害怕,以免遭到別人議論。因此,我們只好假裝擺出一副勇敢的「姿態」來。

 

你知道嗎?偉大的使徒保羅並不諱言內心的恐佈。請仔細讀今天的經文:「那時的我,雖然心情惶恐戰競。」(哥林多前書二章三節)聖經記下這句話,叫我們感到極大的安慰。即然「戰競恐懼」的保羅都能被上帝使用,上帝也一樣可以用我們的。接下來保羅這樣說:「我靠著聖靈的大能來講道,用淺顯易明的話,而非花言巧語,來證明上帝的信息。」保羅一方面承認自己戰競害怕,一方面完全靠著內住的聖靈講論上帝的道。

 

承認恐懼,這是人性的表現;我們應當在承認恐懼的同時,也當倚靠聖靈的大能,這才是致勝之道。 

  

  

  奔向日出:約伯記五章25

 

也知道你的後裔將來發達,你的子孫像地上的青草。(約伯記五章25)

 

當太陽降到地平線之下,餘暉依舊光彩奪目,維持整整一小時之久。同樣,一個偉人隕歿,他的光輝仍然照耀世界好一陣子。這樣的偉人去世,不會被世界立即淡忘。他即使死了,身後卻留下了他的典範。

 

我們因此也得到極大的安慰,知道一切的經歷絕不至於徒然。無論憂和喜;行進和歇息;暫時休息和不斷奮鬥,這一切經歷都說明了,人生結束時,我們所有的表現將會被加以評估。我們的目標若早已確定,我們的一切作為,也全是為將來預作準備。

 

   加速我的腳步,

   進入日出地,

   如果我回不來,

   請別說:我死了。

 

   以前我為何而活,

   年輕人若也群起效尤,

   他們必滿懷盼望。         ─皮爾森博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44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